首台自主电堆下线,王朝云:性能不比国际差,差在产业化

狂飙突进的氢燃料电池发展热潮,眼下似乎遭遇了小小的波折。

8月底举办的泰达汽车论坛上,财政部经济建设司一级巡视员宋秋玲直言: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目前尚不具备大规模的推广应用条件。

9月,财政部在答复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两会建议时明确表示:燃料电池汽车目前不宜另设专项资金。

几乎可以推断:经历过电动汽车骗补的财政部未来会在补贴政策上更加谨慎,氢燃料电池要获得真金白银的支持,将主要由地方财政买单。

当然,也有好消息。《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实施指南(试行)》正在征求修订意见,在新版指南中,氢能有望从危化品划归能源管理。

然而,这些外界的纷扰,并没有干扰到窝在工厂里埋头创业的王朝云,“好消息也好,坏消息也好,波澜不惊”。

他是汽车行业的一名老兵,曾在江淮、福田、奇瑞摸爬滚打过,2017年7月创立了安徽明天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公司的创始人,也是总经理。

10月18日,明天氢能燃料电池电堆在六安下线。按照该公司的说法,这是我国氢能源自主技术产业化的首台电堆。

明天氢能的工厂位于六安金安经济开发区,2018年11月建成,规划产能为1 万台燃料电池系统。同时建成的还有明天金安加氢站,是安徽省第一座加氢站。

这家初创公司背后站着两支国家队——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同济大学。前者有着50年的燃料电池研发历史,后者研发的燃料电池系统应用于奥运会、世博会示范运营车辆。

明天氢能还有一个燃料电池院士工作站,由燃料电池领域唯一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衣宝廉主持。

大化所燃料电池部部长邵志刚告诉汽车商业评论,2016年-2017年,大化所多年潜心缔造的电堆技术和同济的燃料电池系统一块授权给明天氢能,进行产业化,“我们总的目标是要发展中国自己的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

目前,明天氢能已经生产了30kW、40kW、50kW、60kW金属极板燃料电池电堆与系统,且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已经申请专利73项。

根据明天氢能给出的数据,此次下线的额定功率为60kW的燃料电池电堆,体积比功率3.0kW/L,从数值上看已经接近丰田3.1kW/L的水平。

王朝云告诉汽车商业评论,“我们现在的精力,不是聚焦在那些政策的角度,而是集中在氢燃料电池的技术进步、产业化、市场化三大环节里面。”

没有产业化基础,一切都是空的

拥有氢燃料电池的技术优势是一回事,但要实现产业化,并不容易。在投产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经历了很多失败,王朝云深有感触:“没有产业化这个基础,其他一切都是空的,再好的政策跟你也没关系。”

目前,明天氢能工厂有全自动化燃料电池系统组装线、电堆组装线、MEA生产线、双极板冲压、焊接线、电堆活化&测试线、系统测试线及MEA测试线等八条生产线。

王朝云说,“小平台生产有很多人工的方法可以解决,大批量生产就必须要用极端制造的方法。”在他看来,燃料电池要做好,是多领域的极端制造的集成,是制造领域里面最尖端最难的部分。

他举了一些生产工艺的例子。

“极板里面有好多凹槽叫流场,密密麻麻分布着流道,流道设计的误差是几丝几丝的(1丝=0.01毫米),要控制好误差,怎么控制?”

“单极板变成是双极板,双极板要通过激光焊接,频率要调整到恰好这个物品既不会被击穿,又不会漏气,还有很好的强度,那怎么调整到这样的状态?”

王朝云表示,从实验室到产业化会遇到传统产业里面没有遇到的问题。“极板的厚度要冲压到0.1毫米,甚至有些做薄板冲压的企业,在做燃料电池的时候,它也傻了眼。”

其实,5月明天氢能的电堆就下线了,但那时的合格率仅为40%。然后通过大量的生产实践,一步一步来减少废品率,6月就好了一点。明天氢能现在定的良品率标准是75%,不过,此次下线的60 kW电堆合格率已经达到99%。

产业化包括管理能力、工厂智能化数据的处理、装备的调试维护、试制实验过程的分辨等各个方面,这些都需要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提升。

因为还在产业化初期,明天氢能计划今年生产几十台燃料电池系统,“明年我们掌握的订单情况肯定是超过千台的了。”王朝云表示,现在还是要谨慎一点,要控制好步伐。

明年他们计划的产量为500到1000台之间,“严格按照工艺流程、标准规范这些要求,要弄出来我就觉得挺好,也不是急的事”。在推进燃料电池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上他有一个信条:慢就是快,快就是败。

甚至,他直言:现在慌慌忙忙做的,推上推到市场去的那些东西,还是要退下来。因为燃料电池是极端制造的集成,“水不知道多深,组织全员去游泳,不淹死人才怪。”

王朝云认为,燃料电池领域,中国的起步并不晚,国家投入的力度并不弱,参与研究的大院大所面积很广泛,从实验室出来的产品性能不比国际上差。但是,“我们差在产业化进程”。

“整个产业化的水,我们是已经下了很深,我们知道水的深浅,不会这么茫然地就走出去。”王朝云说道。

打造好根据地生态圈

创业之初,王朝云就想好了根据地生态圈这个商业模式。他认为,要推动氢能产业化进程,必须依托地属企业优势,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打造根据地模式的氢能产业化生态圈。

在他看来,发展氢能产业必须具备三大要素:一是氢能资源,二是地方产业基础,三是当地政府有强烈的发展意愿。

明天氢能为何选址在六安,就是因为六安具备了这三大要素。

首先,六安地区有6个大型水库、6个中型水库和1319座小水库,大小水电和光伏发电遍布大别山区,有丰富的水制氢资源。安徽的氢气产能超过50万吨,可以解决一万台以上的燃料电池客车的能源需求。

其二,安徽省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在整车应用开发方面,明天氢能会加强与安凯客车、奇瑞汽车、华菱汽车等整车企业的协同;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与中盐红四方、上海舜华新能源等公司解决制、储、运、加氢等市场问题;在市场应用方面,积极推进与合肥公交集团、六安公交公司、传化物流、国家电网等公司合作,开展个各类型示范运用。

其三,六安市将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作为市委、市政府的一项战略性工程重点推进,有强烈的发展意愿。

今年4月,六安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支持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意见》,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氢能产业领导小组,明确提出要全力支持明天氢能等骨干企业做优做强。在示范运营方面,六安市也特批了首条氢燃料公交车线路,11月开始投入运营。

从创业之初到电堆下线,到搭载其电堆的车辆上了公告,很快车就要跑起来了,王朝云感慨道,“我们每做成功一步,这个市场就开了一点,再进步一点,市场又开一点。”

在创业这两年,他有三个“没想到”:没想到,困难并没有有些人描述的那么严重;没想到,之前预料的困难没出现,没预料到的很多困难出现了;更没想到,解决困难,其实在其他领域里有现成的解决方案可以借用。

“我们矢志不渝来做这件事,心无旁骛来做这件事。我们对政策的变化,只是瞄一眼。不管政策怎么变化都不会影响到我们持续推进这些技术进步、迭代、产业化的进程。”

王朝云又重复了一遍,“不会。”

此次发布会上,明天氢能与中国石油化工研究院、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东风华神、福田欧辉、奇瑞商用车、威马汽车、雄川氢能科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与龙蟠科技签署了战略投资协议。

其中,龙蟠科技对明天氢能增资8000万元,占有明天氢能10%的股份。龙蟠科技的业务涵盖润滑油、车用尿素溶液、车用化学养护品等领域,2017年在A股主板上市。

龙蟠科技董事长石俊峰表示,之所以看中明天氢能,主要是因为它在氢燃料电池领域拥有自主技术。他表示,“这一次投资是花了一笔钱让龙蟠买了一张进入燃料电池领域的入门证。”

即便是从纯粹的财务投资的角度,石俊峰也坚信,10年以后这笔投资的回报也是可以预期的。而根据明天氢能的规划,10年之后,大概2028年,公司将形成30万套产能,完成氢燃料电池的产业链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