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故 – 新能源汽车排名 / 专注新能源汽车资讯 Thu, 21 Nov 2019 07:55:00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4.8.11 整改后上线却被指性别歧视,滴滴顺风车该不该? /71.html Fri, 08 Nov 2019 02:16:00 +0000 /index.php/2019/11/08/%e6%95%b4%e6%94%b9%e5%90%8e%e4%b8%8a%e7%ba%bf%e5%8d%b4%e8%a2%ab%e6%8c%87%e6%80%a7%e5%88%ab%e6%ad%a7%e8%a7%86%ef%bc%8c%e6%bb%b4%e6%bb%b4%e9%a1%ba%e9%a3%8e%e8%bd%a6%e8%af%a5%e4%b8%8d%e8%af%a5%ef%bc%9f/

曾经宣布无限期下线的滴滴顺风车又要上线营业了。

11月6日,滴滴公布了最新的顺风车产品方案。从11月20日起,将陆续在哈尔滨、太原、石家庄、常州、北京等7个城市上线试运营。

试运营期间,将首先提供5:00-23:00(女性5:00-20:00)、市内中短途(50公里以内)的顺风车平台服务。

但因为这条针对女性的特别规定,滴滴又被喷上了头条,直接引发了网友关于女性出行自由的大讨论。有人认为该规定涉嫌性别歧视,甚至,违法。

好不容易,在安全上努力了那么久,舆论却如此跑偏,滴滴冤不冤?

图片来源:滴滴出行官方微信

滴滴出行总裁柳青在微博上回应道:“我自己作为一个资深女白领,也觉得现在的顺风车产品功能对女同学们不太好用……但是在安全的问题上,还真是有点儿如履薄冰地在试运行。恳请大家多给我们一些时间。”

其实,舆论跑偏对滴滴来说并不完全是坏事,一则,相当于替滴滴顺风车的上线做了自发的宣传;二则,毕竟目前是试运营,对于引发公众明显争议的细节之处滴滴后面还可以纠偏。

2018年,在5月、8月接连发生两起顺风车命案之后,滴滴顺风车于8月27日下线。

随后,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紧急召开,决定自9月5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对所有网约车顺风车平台公司开展进驻式全面检查。9月5日至9日,由交通部等十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进驻滴滴公司。

2018年11月28日,联合调查组通报了滴滴存在的七方面问题,包括顺风车产品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公共安全隐患问题较大等,并提出 27项整改要求。

今年10月25日,滴滴出行公众号发布《安全管理整改工作总结报告》,透露限时整改项已经全部完成,并表示,“我们深知,安全事件无法100%杜绝,但我们一定100%努力。”

在今年7月2日滴滴首次安全主题媒体开放日上,滴滴首席出行安全官侯景雷首次公开了网约车安全管理体系全景图,称滴滴预计安全投入资金将超过20亿元,包括集团、公司、分公司安委会等在内的安全工作团队已扩充至2548人。

从目前公布的试运营产品方案来看,滴滴顺风车的确在安全上做了很多改进。比如,平台引入失信人筛查,采用身份证、人脸识别、动态拍摄等方式验证身份进一步提升用户准入门槛,发现行驶路线偏移会进行危险预警并通知紧急联系人,还升级了110报警功能等。

对此,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认为:“顺风车事故后,各公司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效降低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

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顾大松评价道:“这次滴滴有了一些开放性的做法,比如引入公众评议,甚至讨论规则,总体来讲比原来有所改进。关键是这些标准在执行过程当中信息公开透明的问题,将来由谁来监督。”

不过,在他看来,虽然整改,滴滴顺风车本质上的矛盾还在。“顺风车本来是一个公益的行为,或者叫非营利的行为,但是商业企业来做,要考核总量,就会努力促成顺风车的撮合,这就为那种漏网之鱼或者以营运为目的的车主提供了机会。”

的确,顺风车目前存在定位模糊的情况。

2016年12月21日发布并实施的《北京市私人小客车合乘出行指导意见》对顺风车是这样定义的:由合乘服务提供者事先发布出行信息,出行线路相同的人选择乘坐驾驶员的小客车、分摊合乘部分的出行成本(燃料费和通行费)或免费互助的共享出行方式。

该文件非常关键的一点,是对顺风车驾驶员的约束:驾驶员应当事先发布出行信息,与合乘者约定行驶线路;驾驶员提供合乘服务每车每日不超过2次。

自2016年11月1日起实施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不得以私人小客车合乘名义提供网约车经营服务”。而现实的情况是,不少人把顺风车开成了网约车。

此次整改之后,滴滴顺风车宣布回归顺风车本质:下线了附近接单功能,避免无明确目的地的挑单;车主需设置常用地点,在常用地点之间接单,根据各地情况及私人小客车合乘相关规定限定每日接单数量;设立乘客和车主双向选择机制;下线个性化头像、性别等个人信息展示。

其实,顺风车本来的非盈利定位,与商业企业的盈利定位,本质上就是矛盾的。对于包括滴滴在内的顺风车平台来说,要在顺风车的公益属性与顺风车的商业化运营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最大限度地保证司乘安全,又能最大限度发挥商业化平台的优势。

纪雪洪告诉汽车商业评论,“实际运行当中,因为信息平台有一些相关的支出,所以大家也默认平台可以抽成,这个抽成的比例大概是8%-10%,要比网约车25%-28%的比例要低很多。”

其实说到底,考验顺风车平台的就是公益与商业如何平衡的问题。找不到这个平衡点,顺风车必定还会跑偏,未来仍然危机四伏。

在纪雪洪看来,“顺风车是一个典型的共享经济的形态,需求比较大,滴滴顺风车没有的话,其他公司也在做。顺风车减少了交通拥堵,所以它是政府鼓励的出行形态。”

今年8月27日,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在京组织召开会议,共同研讨顺风车行业安全团体标准,《私人小客车合乘信息服务平台安全技术规范》获得立项通过。滴滴顺风车等作为平台企业代表,也会参与该标准的调研及起草。

新的行业规范是否会解决好目前顺风车定位尴尬的问题?值得期待。

]]>
外萌内刚,2019款小蚂蚁安全品质不容小觑 /2896.html Thu, 17 Oct 2019 02:56:00 +0000 /2896.html 中国汽车行业经历数十年的高速发展,消费者对于汽车的需求也从“能开”升级到“好开”再升级到“好看又好开”,这也就是为什么2019款小蚂蚁一经上市就引发“城市潮流新物种”的行业话题热潮。小巧而精致的尺寸、大“X”型前脸、熏黑大灯、时尚折痕腰线、双色车身、悬浮车顶,这些时尚炫酷元素拼搭在一起,成就了2019款小蚂蚁萌萌的外表,俘获一众用户的芳心。蚂蚁虽小但品质过硬,乖萌的外表之下是2019款小蚂蚁丰富的安全配置。

高强度车身设计打造高安全标准

作为现代社会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汽车在发生碰撞时对驾乘人员起到关键保护作用的除了内在的安全气囊,就是外在的高强度车身了,而车身的强度主要是由车身结构和材质用料所决定的。2019款小蚂蚁采用的是3R-BODY环状车身结构设计,这种轻量化环状路径防撞车身技术是奇瑞内部技术标准——CHERYSMA智衡整车精益体系的核心之一。这种车身设计使得车辆在遭受剧烈撞击之时,车身一处受力可迅速分散至全身,抵消强大撞击力,为驾乘人员提供安全保证。

选材用料方面2019款小蚂蚁也丝毫不含糊,全车使用航空级轻量化的全铝材料,其高强度合金的应用比高达93%。这种材料的运用不仅降低车重使车辆灵动轻盈,更带来超强的车身刚性,在包括正面及侧面碰撞、侧异物碰撞及鞭打试验的专业碰撞试验中达到了五星安全标准。一个坚硬车身带来的安全感是任何保险都无法取代的。

三大电子系统保障行驶安全

确保行车安全,单靠驾驶者良好的驾驶技术还远远不够,多样化电子辅助系统的加入使得行车安全更加有保障。2019款小蚂蚁全面搭载包括C-ESC车身电子稳定系统、HAC上坡辅助系统、TPMS胎压监测系统,为用户提供更全面、更可靠的行车安全保障。

很多时候开车发生事故危险并不是人为因素,还有不可控的天气、道路因素。尤其是遇到雨雪天气,道路结冰湿滑,无论多高的驾驶技术都避免不了轮胎打滑,此时C-ESC车身电子稳定系统就派上了用场。通过传感器对车辆过度转向或转向动力不足情况进行动力纠正以及动力分配,确保2019款小蚂蚁行驶的侧向稳定性,让你无惧路滑、急转弯等各种路况。

而HAC上坡辅助系统可以使2019款小蚂蚁在坡路停车后重新起步时,自动控制刹车几秒钟时间,防止车辆下滑,提高坡起安全。而在天气炎热或长时间行车后,轮胎压力也是人们容易忽略的一个问题。2019款小蚂蚁全系标配TPMS轮胎压力监测系统,可时刻监控汽车轮胎压力及温度等数据,在数据异常时发出预警,防止因爆胎而引起的安全事故。

深厚科技底蕴造三电终身质保

打铁还需自身硬,奇瑞新能源专注新能源汽车领域二十年,积累沉淀了丰厚的科技经验。其研发的第三代纯电平台是采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V字型”正向研发的全国唯一、最新的纯电动汽车平台,2019款小蚂蚁所使用的正是这款技术平台。其优势在于车辆轴距长度可任意调节,电池组容量也可任意扩充,实现车辆的完美底盘调校,更带来高质量的安全保障。

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三电系统(电池组、电机、电控系统)是技术关键,亦是核心部件,关系着车辆的驾驶安全、续航能力、后期保养等各种事项。2019款小蚂蚁搭载的电池组达到了IP67防水等级,无惧城市中任何涉水路况,同时又能长时间防止尘土进入电池组内部。无死角保护电池组安全稳定。

除了过硬的产品技术和高品质的产品力,奇瑞新能源还始终以客户至上的品牌理念于行业之先为用户提供了最高保障——三电终身质保。从用户角度实际出发,针对电池衰减,实际用车成本,保养费用等等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用户的使用焦虑,避免一切后顾之忧。

作为超长续航智趣纯电跨界车,安全一直是2019款小蚂蚁领先同行的优势所在。2019款小蚂蚁无论在车身强度、电子驾控还是三电系统保护方面都做足了功夫,让这款城市潮流新物种享受到多层次安全保护,带你穿越都市繁华,更带你安全回家。

]]>
外萌内刚,2019款小蚂蚁安全品质不容小觑 /2916.html Thu, 17 Oct 2019 02:56:00 +0000 /2916.html 中国汽车行业经历数十年的高速发展,消费者对于汽车的需求也从“能开”升级到“好开”再升级到“好看又好开”,这也就是为什么2019款小蚂蚁一经上市就引发“城市潮流新物种”的行业话题热潮。小巧而精致的尺寸、大“X”型前脸、熏黑大灯、时尚折痕腰线、双色车身、悬浮车顶,这些时尚炫酷元素拼搭在一起,成就了2019款小蚂蚁萌萌的外表,俘获一众用户的芳心。蚂蚁虽小但品质过硬,乖萌的外表之下是2019款小蚂蚁丰富的安全配置。

高强度车身设计打造高安全标准

作为现代社会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汽车在发生碰撞时对驾乘人员起到关键保护作用的除了内在的安全气囊,就是外在的高强度车身了,而车身的强度主要是由车身结构和材质用料所决定的。2019款小蚂蚁采用的是3R-BODY环状车身结构设计,这种轻量化环状路径防撞车身技术是奇瑞内部技术标准——CHERYSMA智衡整车精益体系的核心之一。这种车身设计使得车辆在遭受剧烈撞击之时,车身一处受力可迅速分散至全身,抵消强大撞击力,为驾乘人员提供安全保证。

选材用料方面2019款小蚂蚁也丝毫不含糊,全车使用航空级轻量化的全铝材料,其高强度合金的应用比高达93%。这种材料的运用不仅降低车重使车辆灵动轻盈,更带来超强的车身刚性,在包括正面及侧面碰撞、侧异物碰撞及鞭打试验的专业碰撞试验中达到了五星安全标准。一个坚硬车身带来的安全感是任何保险都无法取代的。

三大电子系统保障行驶安全

确保行车安全,单靠驾驶者良好的驾驶技术还远远不够,多样化电子辅助系统的加入使得行车安全更加有保障。2019款小蚂蚁全面搭载包括C-ESC车身电子稳定系统、HAC上坡辅助系统、TPMS胎压监测系统,为用户提供更全面、更可靠的行车安全保障。

很多时候开车发生事故危险并不是人为因素,还有不可控的天气、道路因素。尤其是遇到雨雪天气,道路结冰湿滑,无论多高的驾驶技术都避免不了轮胎打滑,此时C-ESC车身电子稳定系统就派上了用场。通过传感器对车辆过度转向或转向动力不足情况进行动力纠正以及动力分配,确保2019款小蚂蚁行驶的侧向稳定性,让你无惧路滑、急转弯等各种路况。

而HAC上坡辅助系统可以使2019款小蚂蚁在坡路停车后重新起步时,自动控制刹车几秒钟时间,防止车辆下滑,提高坡起安全。而在天气炎热或长时间行车后,轮胎压力也是人们容易忽略的一个问题。2019款小蚂蚁全系标配TPMS轮胎压力监测系统,可时刻监控汽车轮胎压力及温度等数据,在数据异常时发出预警,防止因爆胎而引起的安全事故。

深厚科技底蕴造三电终身质保

打铁还需自身硬,奇瑞新能源专注新能源汽车领域二十年,积累沉淀了丰厚的科技经验。其研发的第三代纯电平台是采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V字型”正向研发的全国唯一、最新的纯电动汽车平台,2019款小蚂蚁所使用的正是这款技术平台。其优势在于车辆轴距长度可任意调节,电池组容量也可任意扩充,实现车辆的完美底盘调校,更带来高质量的安全保障。

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三电系统(电池组、电机、电控系统)是技术关键,亦是核心部件,关系着车辆的驾驶安全、续航能力、后期保养等各种事项。2019款小蚂蚁搭载的电池组达到了IP67防水等级,无惧城市中任何涉水路况,同时又能长时间防止尘土进入电池组内部。无死角保护电池组安全稳定。

除了过硬的产品技术和高品质的产品力,奇瑞新能源还始终以客户至上的品牌理念于行业之先为用户提供了最高保障——三电终身质保。从用户角度实际出发,针对电池衰减,实际用车成本,保养费用等等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用户的使用焦虑,避免一切后顾之忧。

作为超长续航智趣纯电跨界车,安全一直是2019款小蚂蚁领先同行的优势所在。2019款小蚂蚁无论在车身强度、电子驾控还是三电系统保护方面都做足了功夫,让这款城市潮流新物种享受到多层次安全保护,带你穿越都市繁华,更带你安全回家。

]]>
电动汽车是否安全?全球首次三车双重碰撞测试将给出答案 /943.html Thu, 12 Sep 2019 04:59:00 +0000 /943.html 在中国车市新常态之下,新能源汽车的增长势头十分抢眼。乘联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8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71.4万台,同比增速41.7%。在销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与之伴随的“起火”等事故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当前,正是电动汽车加速普及和消费需求升级并行的关键时期,面临补贴退坡、竞争加剧等不利因素,整个行业需要注入更多的动力,进一步提振消费与行业信心。其中,汽车安全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电动汽车亟需为安全“正名”

以来,国内外媒体所报道与电力电池相关的电动汽车安全事故超过40起。诚然,纯电动汽车作为新生事物自带“吸睛”属性,偶发的充电燃烧、碰撞起火等事故会引发大面积报道。但本着“安全无小事”的出发点,对于消费者普遍关注的问题:电动汽车安全性究竟如何?从业者亟需给出响亮的回答。

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专家介绍,电池相关的事故产生的原因大致分为五类:充电或者过充电;碰撞、托底等等机械外力导致;电池本身热失控,泡水,以及其他原因引发。与之相对应,电动汽车厂商致力于构建完备的安全体系,涵盖充电安全、碰撞安全、高压电安全、电池本身安全,以及紧急救援安全等多个维度。统计显示,机械外力导致的安全事故最为常见,碰撞安全也成为衡量电动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

鉴于此,中汽中心将与北汽新能源联合发起一项全球范围内史无前例的公开测试——电动汽车三车双重碰撞,模拟典型交通事故场景,以极限条件验证纯电动汽车的被动安全和电气安全,直击消费者最关心的安全问题。

全球首次电动汽车三车双重碰撞测试将举行

据悉,此次三车双重碰撞测试将高度还原十字路口的碰撞事故:A车高速追尾在十字路口刹停的B车,B车被碰撞后又被闯红灯行驶的C车侧面撞击。

与单次碰撞相比,B车受纵、横向两个方向的冲击,给车身刚性带来加倍考验;两次碰撞,车内乘员姿态不确定,给安全气囊、安全带等约束系统的匹配提出更高的要求;最重要的是,电池包受到多次冲击,车内高压电路遭受挤压,考察难度将呈指数级暴增。

显然,试验对测试车辆提出了严苛的要求。作为试验用车,A车和B车为北汽新能源EX3,它是诞生于北汽新能源最新研发的纯电动平台的一款A0级SUV,C车为正在热销的北汽新能源EU5,两者都具有显著的代表性。在安全性方面,北汽新能源EX3以电池包为核心进行研发、设计,并参照C-NCAP五星标准,采用高强度钢、热成型刚打造了坚固、安全的车身,并针对电池包设计有专业防撞保护体系,安全性值得期待。

据悉,本次测试将于9月20日在天津举行。基于北汽新能源十年磨一剑的技术研发实力和EX3正向研发的安全性能,我们有理由相信,其将在测试中取得良好成绩,以证明电动汽车比想象中更安全。同时,此次试验还将积累纯电动汽车安全方面的试验数据,为所有从业者提供参考,有助于提升纯电动汽车安全的整体水平。让我们共同期待北汽新能源EX3、EU5在测试中的表现!

]]>
补贴退坡未影响燃料电池销量增长势头,它能成为下一个新风口吗? /1168.html Thu, 29 Aug 2019 23:35:00 +0000 /1168.html 的新能源补贴政策正式实施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从中汽协公布的6月、7月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来看,新的补贴政策对整体销量的影响还是非常巨大的。但与之相反,燃料电池车型却表现出强势的增长势头,那是不是说明燃料汽车即将成为新的风口呢?

补贴退坡未影响燃料电池销量增长势头,它能成为下一个新风口吗?

再说这个问题之前,氢云链带大家先回顾一下新能源补贴政策凸显出几个重点问题:

1、降低国补,取消地补,加快市场化进程,过渡期三个月

补贴标准纯电动乘用车下降47-60%,插混乘用车下降55%;新能源客车下降49-56%,新能源专用车下降45-80%。取消地补,改为补贴充电桩/加氢站等基础设施。

整体调整力度很大,对于企业而言有较大的成本压力。部分企业的产品线将出现较大调整,磷酸铁锂电池可能由于成本优势而卷土重来。

尽管地补取消,但新能源公交车的补贴政策将单独出台,城市电动化的决心丝毫不减。

2、燃料电池汽车补贴政策将做重大调整,单独出台

由于电动汽车已经具备市场化条件,政策扶持重点转向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汽车补贴将根据不同技术标准进行细化,单独出台燃料电池的补贴政策

3、增程式依旧归类到插电式类型中

在《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中将增程式归类到纯电动中,部分专家也曾提及在插电式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扶持增程式汽车。但在此次补贴政策中,增程式补贴依旧归类到插电式中,前景堪忧。

4、加强监管

调整了补贴的发放方式,对于安全事故提出了处罚机制。

虽然此次的新能源补贴政策提到了对新能源配套设施的建设,比如对加氢站的建设,但对氢燃料汽车的补贴政策却迟迟没有公布。氢云链认为,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依赖补贴存活的低端企业注定要被淘汰,吃奶的婴儿终归要“断奶”,而还未正式出台明确政策的燃料电池汽车,或许已成为下一个新风口。

补贴退坡未影响燃料电池销量增长势头,它能成为下一个新风口吗?

具体来说,相比其他新能源车型,氢燃料可以做到真正无污染;其次,相比于普通的内燃机30%-40%的能量转换效率,燃料电池能达到60%的能量转换效率;最后,氢气的来源方式多元化,比如化石燃料制氢、工业副产氢、甲醇制氢等等方式,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补贴退坡未影响燃料电池销量增长势头,它能成为下一个新风口吗?

当然,氢燃料汽车除了政策没有明确出台之外,还受到自身相关条件的约束,比如:加氢站数量,燃料电池汽车成本等问题急需解决。虽然有制约但是它应该是最有机会成为新的风口的!

]]>
动力电池纳入“三包”后,还有必要买自燃险吗?专家:看质保时间 /1374.html Thu, 22 Aug 2019 02:50:00 +0000 /1374.html 目前来说,车辆的自燃险是指在保险期间,车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电路等问题造成的自燃,保险公司会给予相应的赔偿,主要还是针对于传统燃油车的发动机的。

动力电池纳入“三包”后,还有必要买自燃险吗?专家:看质保时间

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只要是在三包的范围里面或者是厂商承诺的质保有效期内,如果是由于动力电池质量引起的车辆自燃,车企就必需对此进行负责,这和你有没有买自燃险没有关系。

那么这里就会涉及到一个问题,如果单独从车辆的自燃险上面去进行分析的话,那么自燃险是和动力电池“三包”政策有冲突的,如果是因为纯电动车型的电池组质量问题而导致的自燃,那么需要承担相应责任的是车企。也就是说,在非人为的情况下,只要是电池组的质量出了问题导致自燃,即使没有购买自燃险,也能找到对应的车企要求赔偿。

动力电池纳入“三包”后,还有必要买自燃险吗?专家:看质保时间

自燃险的保费并不高,不少车龄较长的传统燃油车车主都会选择购买,以保证自身的相关利益。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但如果车辆已经超出了三包政策时间段,那么自燃险也就变得十分有必要了。

由于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系统使用的都是高压部件,在后期使用过程当中一旦出现绝缘不良或者出现短路情况将会导致线路烧坏,严重的将会导致车辆出现自燃。据氢云链统计,进入以来,电动汽车自燃起火事故频发,据不完全统计,根据国内外媒体所报道和动力电池相关的电动汽车安全事故目前统计已达40余起。

动力电池纳入“三包”后,还有必要买自燃险吗?专家:看质保时间

不过,现在国家规定,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系统,质保期不得低于8年12万公里。动力电池也是在质保范围之内的,而且像比亚迪也宣称动力电池电芯终身质保。虽然在质保期内车辆出现故障是可以申请质保,进行免费维修或者更换的。但是对于车辆自燃来说,这个并不在保修范围之内,而且车辆自燃也不一定就是车辆正常使用的时候自燃在事故当中的自燃也是频发的。

动力电池纳入“三包”后,还有必要买自燃险吗?专家:看质保时间

总的来说,虽然厂家有质保,但是如果一旦超出了厂家的质保期限,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购买一份自燃险还是相当重要的。

]]>
专家:动力电池汽车安全问题可在三五年内解决 /1405.html Wed, 21 Aug 2019 23:35:00 +0000 /1405.html 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保持高速增长,逐步实现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迎来了全新的局面。

不过对于纯电动汽车路线是否还会坚持?是否用换电取代充电?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如何发展等问题,成为现在行业内热议的几个问题,特别是最近频发的电动汽车自燃事故,又让大家对电动汽车的安全问题有了疑惑!

半年40多起自燃事故,动力电池安全么?专家:在三五年内解决

进入以来,电动汽车自燃起火事故频发,据不完全统计,根据国内外媒体所报道和动力电池相关的电动汽车安全事故目前已达40余起。

半年40多起自燃事故,动力电池安全么?专家:在三五年内解决

近日,在相关部委与国家电网公司的支持下,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携手中电联电动汽车与储能分会、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新能源汽车与充电基础设施协同发展高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对于电动车的安全问题,相关专家做出了分析以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清华大学认为以机械滥用、电滥用和热滥用等三类,是造成电动汽车自燃事故的主要原因。清华大学表示,在事故调查过程中,容易发现也可追溯的滥用情况,以机械滥用和电滥用为主,热滥用会直接引发热失控,事故当中经常伴随有冒烟、起火和爆炸的现象。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仍然是动力电池安全事故的核心原因。

半年40多起自燃事故,动力电池安全么?专家:在三五年内解决

而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也表示,电池自燃只是一个概率事件,电动车的起火概率并不比燃油车高。

于此同时,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也曾不止一次提及,电动和氢能源会不断提高安全性,汽油是最不安全的,只是大家习以为常。

动力电池汽车安全问题可在三五年内解决

除了上述两家之外,还有有专家认为,电动汽车不安全不等于电池不安全。安全问题可能是电池的问题,也可能是体系的问题、产业链的问题,只要全产业链各个环节共同努力,就可以控制风险。还有专家认为,根据我们对电池和电动汽车安全问题的认识和技术准备,行业有信心在3-5年内解决电动汽车的安全问题。

半年40多起自燃事故,动力电池安全么?专家:在三五年内解决

同时也有专家指出,经过科学界的努力,锂离子电池的燃烧机理已经基本搞清楚,控制手段也有80%-90%搞清楚,现在可以说,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可以解决了。当然,这种解决不是指锂离子电池100%不发生热失控,而是可以做到不烧车或达到与传统燃油车相差不多的安全水平。

]]>
新能源汽车换电或充电,快充或慢充,应由市场进行选择 /1429.html Wed, 21 Aug 2019 11:01:00 +0000 /1429.html 在我国电动汽车发展之初,换电模式曾被视为主流,国网就是换电模式的积极推动者。但由于技术、成本等多种原因,换电模式一度被充电模式压倒。

氢云观察:新能源汽车换电或充电,快充或慢充,应由市场进行选择

如今换电模式又有卷土重来之势,谁又能成为未来的主流方式呢?另一方面,在充电领域,应该以快充为主,还是以慢充为主的争论也一直没有停歇。

应有市场进行选择

对此,氢云链认为,换电模式和充电模式各有优缺点,各有各的适合的场景,不能一概而论。而未来哪种方式能成为主流,氢云链认为用户需要哪种就选择哪种,市场选择哪种就生产哪种。

氢云观察:新能源汽车换电或充电,快充或慢充,应由市场进行选择

对于快充和慢充,氢云链认为交流慢充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公共快充相比,交流慢充具有占用城市资源少、充电方便、投资小等显著优势;与单位交流慢充相比,家用交流慢充能够有效利用负荷低谷充电,更经济、更高效;在电动汽车快速发展情况下,居民区交流慢充将是满足规模化充电需求唯一高效可行的充电方式。

氢云观察:新能源汽车换电或充电,快充或慢充,应由市场进行选择

除此之外,特别要指出,由于快充的电池耐受性问题,目前电动汽车的1/3安全事故是在快充时发生的,所以,站在安全角度看,氢云链不主张快充,而且快充的时候也不建议充满。对于慢充,氢云链也建议考虑采用直流慢充方式,这种方式更有利于保护电池,更有利于延长电池寿命。

]]>
不可小觑的汽车EMC问题,你知道么? /1670.html Tue, 13 Aug 2019 00:54:00 +0000 /1670.html 前两天笔者遇到一位“老司机”跟我吐槽,说自己的车突然熄火,折腾了半天也没法启动,只好打电话叫救援车,结果被拉到4S店之后,就又正常了。白花了两百大洋拖车费不说,还被人质疑自己是不是新手司机?啥也不懂!而且还有一次,自己明明正常行驶,但ABS故障灯突然亮了,吓得不轻,但是到4S店检修,依旧是啥问题没有。

听到这宛如“灵异”事件的经历,笔者心里已经有了判断,“老司机”虽然驾驶技术满分,但对车身及零部件的了解还是不多,这些“灵异”现象的无规律发生,出现之后也很难查找,多半是摸不着、看不见的电磁干扰造成的,也就是汽车的电磁兼容出了问题。这对很多司机来说,可是个新鲜词,笔者今天和各位说道一二。

1565657160246501.jpg

汽车EMC问题源自何处?

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简称EMC),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但只要有电子电器件,就会面临电磁兼容问题,因为任何电子电器部件在工作时,都可能对其他电子电器设备产生电磁干扰,它自身也会受到周围电磁环境的干扰。而EMC能力,说白了,就是电子设备或系统要修炼一个“防护结界”,既防外面“武器攻击”,也让自己的“武器”不能出去祸害别人。

随着智能网联、电动化和ADAS等技术的发展,汽车的电子电控设备都可能是EMC的干扰源,比如操控台面板、车载娱乐设备等,而新能源汽车面临的电磁环境更加复杂,因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直接使用电驱动系统,由于大功率半导体开关器件开关过程中高电压、大电流的瞬变,会发出强烈的辐射以及电磁干扰。所以一般情况下,新能源汽车都会对敏感电子部件的EMC要求 CLASS 3及以上的级别,一旦敏感电子部件EMC能力不达标,轻则导致受干扰的电子设备功能发生降级,重则导致其功能失效,类似于开篇“老司机”吐槽的突然熄火,给汽车的安全行驶造成严重影响。

1565657162413649.png

以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电机控制器为例,由于产品电压高、电流大,其电磁抗干扰一般都不会有问题,但对其他电子设备的电子干扰是个棘手的问题。

据笔者了解,有些电控厂家为了节约成本,使用塑料机壳作为机身,而塑料对于电磁辐射来说,形同无物,防护能力基本为零。电控正常工作中持续释放的高强度电磁干扰,对其他敏感电子设备,比如主控制器、BMS、充电机等都是不小的负担,极有可能造成信息失误、控制失灵,进而引发汽车安全事故。笔者在此提醒消费者,在购车前可要仔细查看下电控材质,若外壳是塑料件,还望谨慎购买。

如何解决汽车EMC问题?

电磁干扰摸不着、看不见,但却是个极大的安全隐患,应该怎么解决呢?究其根源,构成EMC的三大要素,分别是干扰源、传播途径和敏感设备,所以解决EMC问题主要是从这三方面入手,降低干扰源噪声强度、阻断或改变传播路径以及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1565657161516751.png

刚在上文提到,电机控制器的抗干扰能力不成问题,所以重点需要解决其作为干扰源,对其他电子设备的干扰,需要从干扰源和传播路径两方面着手,大多数企业会采用外壳金属件和屏蔽接地设计等处理方式,一方面,接地是最有效的抑制骚扰源的方法,而金属件接车身地,同时还可提供静电电荷的泄露通路,防止静电积累;另一方面,屏蔽就是以金属隔离的原理来控制电磁干扰向外扩散,采用金属外壳可以将电控系统的干扰源包围起来,有效屏蔽电控对其他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路径。

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新技术的深度融合的趋势下,既给汽车行业带来巨大的创新和想象空间,也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舒适性和便捷性,但随之而来的电磁兼容问题,同样不可小觑,尤其是车辆识别、导航、动力控制等高精度、快响应的功能,一旦因受到电磁干扰而不能正常工作,势必会导致车辆安全事故。因此,汽车电子EMC能力是汽车制造质量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各车企和零部件企业不可规避的研发重点。

]]>
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动力电池进入 “叠时代” /3075.html Tue, 16 Jul 2019 23:35:00 +0000 /3075.html 在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重视新能源汽车用电安全。用中国科学院院士杨裕生在首届《中国国际电动汽车安全技术创新大会》上的话来说:这个事情不是在今天今年引起重视,早就应该引起重视,因为失火的事情在前几年已经很严重了。

2017年以前纯电动车烧了十几辆,2018年国外自燃的情况也在继续发生。保时捷在泰国充电时起火,宝马在西班牙无故自燃,用的都是日本有名公司的电池,电池质量在业内应该还是比较好的。2018年特斯拉继续发生燃烧事件,频率是一个月一起,撞墙起火、充电起火、无故自燃等各种各样原因,但最后都和电池有密切的关系。

而狂人马斯克所说电动车自燃率远低于燃油汽车其实并不正确,即使进入到,自燃势头并不减,除了国际队代表特斯拉,中国品牌也频繁发生安全事故。

追究其安全事故的本身,脱不开关系的始终是电池占据大头。

一、告别卷时代,动力电池将迎来3.0“叠时代”

自从上世纪80年代锂电池诞生以来,这种体积小、重量轻的电池迅速得到人们的青睐,并应用到各种消费类产品上,我们提升了生产力、方便了办公,并且让人们的交流更加的便捷。随着产量的不断攀升,电池厂对生产设备也投入了巨大的精力。

如果要概括锂电池的发展历程,可以理解它经历了1.0的3C品质时代和2.0的传统动力电池时代,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均采用卷绕工艺。

而随着工艺标准越来越严格,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卷绕工艺电池发展已经到了瓶颈,这时候行业意识到,如果没有划时代的变革,这种基于卷绕工艺的电池,很难满足时代进步需求。

因此,叠片电池横空出世。

7月9日,蜂巢能源在河北保定召开主题为“领创叠时代 守护芯安全”品牌战略规划及产品发布会,所推出的新品均为高速叠片工艺电池。

叠片工艺电池相比起卷绕工艺电池,可以在所有其他体系不变的情况下,仅仅叠片这一项工艺改变就会带来五大优势。

这五大优势就是它更符合纯电动汽车对大模组、大电池的需求,也更符合车辆对电池超长使用寿命的需求,更符合移动交通工具对轻量化、长续航的追求,更符合车辆对电池瞬间大功率输出的需求,更符合车辆对长期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需求。

安全丨更符合车辆对电池长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

不管设计也好,还是对标也好,这一切都是以安全为前提,既然叠片工艺电池能称之为3.0叠时代,那么在安全方面自然也是要比2.0的传统动力电池时代更优,否则如何称之为进化?

卷绕工艺的方形电池,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由于随着膨胀力的增大,在卷绕拐角处内应力受束缚而无法释放,导致拐角处发生断裂,断裂导致脱粉、毛刺等问题,严重时会造成电池内部短路,引起热失控,电池危险系数将增高。

相比起来,叠片工艺使用陶瓷涂布覆盖仅有的极耳位置裸露集流体,风险更低,且叠片电池不存在拐角处受力不均匀的问题,这会大大降低电池在循环过程中由于受力不均而导致的电池安全风险问题。

在实际使用中,电动汽车发生自燃除了内部短路,还有就是过充或者挤压造成。过充引起自燃冒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电池内部升温过高,叠片电芯温升要远低于卷绕电芯,在蜂巢能源内部对标中,采用叠片工艺生产的蜂巢电芯最高温升45℃,而采用卷绕工艺生产的对标品牌电芯最高温升达到了380℃。

车辆碰撞过程中造成很大的挤压,企业标准对车辆挤压远远高于国标,蜂巢能源叠片工艺电芯大面可承受200KN的挤压力,变形量为15%;侧面可承受20%的变形,顶部可承受25%的挤压变形,这个数据远远好于目前市场上常用卷绕工艺电池。

续航丨更符合移动交通工具对轻量化,长续航的永恒追求

卷绕电池在卷绕拐角顶部有弧度,在空间利用率上要低于叠片电池,而叠片电池结构充分利用电池边角空间,在相同体积的电芯设计情况下,电芯能量密度高出约5%左右。也就好比,同样一个方形盒子,放进一个卷绕形式的卷纸和一叠整整齐齐的抽纸,谁更充实?

寿命丨叠片电池符合更超常电池使用寿命的需求

在电池寿命方面,仅把卷绕工艺换成叠片工艺,电池寿命就可以提升10%,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提升,直接影响到电池日常使用的衰减问题,这意味着叠片电池衰减相比卷绕电池更慢。

在同一设计体系下,手工艺限制,叠片电池的极耳数较卷绕电池的多近一倍,其电池内阻就会小于10%以上,电池产热小,电池寿命相对长于卷绕电池,叠片电池循环后期的界面稳定性优于卷绕电池。

卷绕电池由于其结构没有叠片电池的结构稳定,变形和膨胀更严重,会影响电池衰减性能。而同等设计条件下叠片电池的循环寿命高于卷绕电池10%左右,循环膨胀预计低40%以上。

输出丨更符合车辆对电池瞬间大功率输出的要求

都在说纯电动汽车的加速很好,原本内燃机车型只有上百万的超级跑车才能跑进4秒,现在10几万的纯电动汽车就可以达到。实际上搭载叠片工艺电池的车型加速性能会更好,当我们测试一辆汽车瞬间加速或者爬坡能力时,其实需要大电流的输出,正常车开着有没劲也是考验电池的输出能力。

叠片电池比卷绕电池极耳增加一倍,因此输出能力非常好,蜂巢能源对WEY P8车型做过夏季和冬季的标底,电池换成蜂巢能源生产51Ah叠片电池,在低电量20%的情况下,加速时间提高0.85s。特别是在零下-10℃的时候,可以使百公里加速时间提高0.54秒。

强大的持续放电能力,使得这款电池现在竞争力非常强,据蜂巢能源透露,有很多主机厂很满意,并且正在注册方案准备实车试验。

尺寸丨更符合纯电底盘优化对大模组、大尺寸的电池的要求

更大尺寸的电池一方面可以增加整车带电量,达到更长续航的目的,但是大尺寸电池也给整车的安全带来不确定性。在未来的纯电动汽车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长续航更需要高安全,因此对电池的尺寸要求极高。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当纯电动汽车发生碰撞时只有中间的一块细长区域是最安全的。

这种放在安全区域内,催生了对大模组、大尺寸的需求,看到市场上有的常见VDA尺寸的变芯,已经达到卷绕电池的极限。当电池进一步变长,高度在乘用车上一般有更大的变化,随着这个电池越来越长,卷绕工艺实现也将会越来越困难,就需要更宽、更长的极片,在生产的时候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这时候叠片电池就能发挥最大的优势。

二、高速叠片工艺效率低,蜂巢能源率先量产

安全、续航、输出、寿命、尺寸多方面全面占有优势,毫无疑问叠片电池未来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主流,所以目前包括松下、三星SDI、CATL等行业头部企业都有在2022年之后导入叠片工艺的计划。

一个必须正视的现实是,尽管叠片工艺对于动力电池性能的提升优势明显,但摆在产业链企业面前的现实问题是,受制于设备、工艺、制造、效率等的瓶颈,叠片工艺在实际的产业化应用中还面临着诸多难题,这也成为动力电池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阻碍。

针对此痛点,蜂巢能源聘请了国内外资深叠片设备与工艺专家,在该领域进行了持续的投入和攻关,目前已完成行业首例45度旋转式高速叠片的开发与导入,叠片效率可达0.6s/pcs/单工位,叠片效率超出行业传统叠片设备单工位效率的40%,辅助时间从原来的10秒缩短到7.5秒。

同时,蜂巢叠片设备开发技术团队也在联合国内外优秀叠片设备供应商,研发更高速叠片设备,截至现在,已完成0.45s/pcs/单工位叠片速度验证与样机的开发制作, 2023年预计可实现0.25s/pcs/单工位叠片设备开发。

通过工艺技术的升级,生产过程的高要求,生产工艺过程的严格控制,蜂巢能源让叠片技术效率已经不再成为瓶颈,让高速叠片工艺的率先量产变成了现实。

三、引领动力电池3.0“叠时代”,AI工厂赋能智能制造

动力电池“叠时代”的全面开启,对于生产制造的效率提升、环境控制、制程控制提出严格要求,这也倒逼行业需要加快通过智能制造以及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来赋能动力电池制造。因此,AI工厂这一未来工厂也随之而来。在规划中,蜂巢能源全球六大生产制造基地将全面导入AI工厂建设规划。

在产能规划上,蜂巢能源位于常州金坛的项目一期规划产能4GWh,预计10月份量产,二期项目规划8GWh,同时还和捷威动力合资在盐城规划建设3GWh的软包电池项目。而欧洲工厂园区总用地400亩(27公顷),厂房采取多层结构,项目分二期实施,一期建设2020年度启动,2022年度建成投产。

叠片的性能优势已经是行业共识,随着设备技术路线升级,基于叠片工艺的电池价格将会持续下降,在以蜂巢能源为代表的企业的助推下,动力电池行业“叠时代”将全面开启。

]]>
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动力电池进入 “叠时代” /2449.html Tue, 16 Jul 2019 23:35:00 +0000 /2449.html 在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重视新能源汽车用电安全。用中国科学院院士杨裕生在首届《中国国际电动汽车安全技术创新大会》上的话来说:这个事情不是在今天今年引起重视,早就应该引起重视,因为失火的事情在前几年已经很严重了。

2017年以前纯电动车烧了十几辆,2018年国外自燃的情况也在继续发生。保时捷在泰国充电时起火,宝马在西班牙无故自燃,用的都是日本有名公司的电池,电池质量在业内应该还是比较好的。2018年特斯拉继续发生燃烧事件,频率是一个月一起,撞墙起火、充电起火、无故自燃等各种各样原因,但最后都和电池有密切的关系。

而狂人马斯克所说电动车自燃率远低于燃油汽车其实并不正确,即使进入到,自燃势头并不减,除了国际队代表特斯拉,中国品牌也频繁发生安全事故。

追究其安全事故的本身,脱不开关系的始终是电池占据大头。

一、告别卷时代,动力电池将迎来3.0“叠时代”

自从上世纪80年代锂电池诞生以来,这种体积小、重量轻的电池迅速得到人们的青睐,并应用到各种消费类产品上,我们提升了生产力、方便了办公,并且让人们的交流更加的便捷。随着产量的不断攀升,电池厂对生产设备也投入了巨大的精力。

如果要概括锂电池的发展历程,可以理解它经历了1.0的3C品质时代和2.0的传统动力电池时代,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均采用卷绕工艺。

而随着工艺标准越来越严格,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卷绕工艺电池发展已经到了瓶颈,这时候行业意识到,如果没有划时代的变革,这种基于卷绕工艺的电池,很难满足时代进步需求。

因此,叠片电池横空出世。

7月9日,蜂巢能源在河北保定召开主题为“领创叠时代 守护芯安全”品牌战略规划及产品发布会,所推出的新品均为高速叠片工艺电池。

叠片工艺电池相比起卷绕工艺电池,可以在所有其他体系不变的情况下,仅仅叠片这一项工艺改变就会带来五大优势。

这五大优势就是它更符合纯电动汽车对大模组、大电池的需求,也更符合车辆对电池超长使用寿命的需求,更符合移动交通工具对轻量化、长续航的追求,更符合车辆对电池瞬间大功率输出的需求,更符合车辆对长期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需求。

安全丨更符合车辆对电池长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

不管设计也好,还是对标也好,这一切都是以安全为前提,既然叠片工艺电池能称之为3.0叠时代,那么在安全方面自然也是要比2.0的传统动力电池时代更优,否则如何称之为进化?

卷绕工艺的方形电池,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由于随着膨胀力的增大,在卷绕拐角处内应力受束缚而无法释放,导致拐角处发生断裂,断裂导致脱粉、毛刺等问题,严重时会造成电池内部短路,引起热失控,电池危险系数将增高。

相比起来,叠片工艺使用陶瓷涂布覆盖仅有的极耳位置裸露集流体,风险更低,且叠片电池不存在拐角处受力不均匀的问题,这会大大降低电池在循环过程中由于受力不均而导致的电池安全风险问题。

在实际使用中,电动汽车发生自燃除了内部短路,还有就是过充或者挤压造成。过充引起自燃冒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电池内部升温过高,叠片电芯温升要远低于卷绕电芯,在蜂巢能源内部对标中,采用叠片工艺生产的蜂巢电芯最高温升45℃,而采用卷绕工艺生产的对标品牌电芯最高温升达到了380℃。

车辆碰撞过程中造成很大的挤压,企业标准对车辆挤压远远高于国标,蜂巢能源叠片工艺电芯大面可承受200KN的挤压力,变形量为15%;侧面可承受20%的变形,顶部可承受25%的挤压变形,这个数据远远好于目前市场上常用卷绕工艺电池。

续航丨更符合移动交通工具对轻量化,长续航的永恒追求

卷绕电池在卷绕拐角顶部有弧度,在空间利用率上要低于叠片电池,而叠片电池结构充分利用电池边角空间,在相同体积的电芯设计情况下,电芯能量密度高出约5%左右。也就好比,同样一个方形盒子,放进一个卷绕形式的卷纸和一叠整整齐齐的抽纸,谁更充实?

寿命丨叠片电池符合更超常电池使用寿命的需求

在电池寿命方面,仅把卷绕工艺换成叠片工艺,电池寿命就可以提升10%,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提升,直接影响到电池日常使用的衰减问题,这意味着叠片电池衰减相比卷绕电池更慢。

在同一设计体系下,手工艺限制,叠片电池的极耳数较卷绕电池的多近一倍,其电池内阻就会小于10%以上,电池产热小,电池寿命相对长于卷绕电池,叠片电池循环后期的界面稳定性优于卷绕电池。

卷绕电池由于其结构没有叠片电池的结构稳定,变形和膨胀更严重,会影响电池衰减性能。而同等设计条件下叠片电池的循环寿命高于卷绕电池10%左右,循环膨胀预计低40%以上。

输出丨更符合车辆对电池瞬间大功率输出的要求

都在说纯电动汽车的加速很好,原本内燃机车型只有上百万的超级跑车才能跑进4秒,现在10几万的纯电动汽车就可以达到。实际上搭载叠片工艺电池的车型加速性能会更好,当我们测试一辆汽车瞬间加速或者爬坡能力时,其实需要大电流的输出,正常车开着有没劲也是考验电池的输出能力。

叠片电池比卷绕电池极耳增加一倍,因此输出能力非常好,蜂巢能源对WEY P8车型做过夏季和冬季的标底,电池换成蜂巢能源生产51Ah叠片电池,在低电量20%的情况下,加速时间提高0.85s。特别是在零下-10℃的时候,可以使百公里加速时间提高0.54秒。

强大的持续放电能力,使得这款电池现在竞争力非常强,据蜂巢能源透露,有很多主机厂很满意,并且正在注册方案准备实车试验。

尺寸丨更符合纯电底盘优化对大模组、大尺寸的电池的要求

更大尺寸的电池一方面可以增加整车带电量,达到更长续航的目的,但是大尺寸电池也给整车的安全带来不确定性。在未来的纯电动汽车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长续航更需要高安全,因此对电池的尺寸要求极高。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当纯电动汽车发生碰撞时只有中间的一块细长区域是最安全的。

这种放在安全区域内,催生了对大模组、大尺寸的需求,看到市场上有的常见VDA尺寸的变芯,已经达到卷绕电池的极限。当电池进一步变长,高度在乘用车上一般有更大的变化,随着这个电池越来越长,卷绕工艺实现也将会越来越困难,就需要更宽、更长的极片,在生产的时候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这时候叠片电池就能发挥最大的优势。

二、高速叠片工艺效率低,蜂巢能源率先量产

安全、续航、输出、寿命、尺寸多方面全面占有优势,毫无疑问叠片电池未来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主流,所以目前包括松下、三星SDI、CATL等行业头部企业都有在2022年之后导入叠片工艺的计划。

一个必须正视的现实是,尽管叠片工艺对于动力电池性能的提升优势明显,但摆在产业链企业面前的现实问题是,受制于设备、工艺、制造、效率等的瓶颈,叠片工艺在实际的产业化应用中还面临着诸多难题,这也成为动力电池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阻碍。

针对此痛点,蜂巢能源聘请了国内外资深叠片设备与工艺专家,在该领域进行了持续的投入和攻关,目前已完成行业首例45度旋转式高速叠片的开发与导入,叠片效率可达0.6s/pcs/单工位,叠片效率超出行业传统叠片设备单工位效率的40%,辅助时间从原来的10秒缩短到7.5秒。

同时,蜂巢叠片设备开发技术团队也在联合国内外优秀叠片设备供应商,研发更高速叠片设备,截至现在,已完成0.45s/pcs/单工位叠片速度验证与样机的开发制作, 2023年预计可实现0.25s/pcs/单工位叠片设备开发。

通过工艺技术的升级,生产过程的高要求,生产工艺过程的严格控制,蜂巢能源让叠片技术效率已经不再成为瓶颈,让高速叠片工艺的率先量产变成了现实。

三、引领动力电池3.0“叠时代”,AI工厂赋能智能制造

动力电池“叠时代”的全面开启,对于生产制造的效率提升、环境控制、制程控制提出严格要求,这也倒逼行业需要加快通过智能制造以及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来赋能动力电池制造。因此,AI工厂这一未来工厂也随之而来。在规划中,蜂巢能源全球六大生产制造基地将全面导入AI工厂建设规划。

在产能规划上,蜂巢能源位于常州金坛的项目一期规划产能4GWh,预计10月份量产,二期项目规划8GWh,同时还和捷威动力合资在盐城规划建设3GWh的软包电池项目。而欧洲工厂园区总用地400亩(27公顷),厂房采取多层结构,项目分二期实施,一期建设2020年度启动,2022年度建成投产。

叠片的性能优势已经是行业共识,随着设备技术路线升级,基于叠片工艺的电池价格将会持续下降,在以蜂巢能源为代表的企业的助推下,动力电池行业“叠时代”将全面开启。

]]>
滴滴正式宣布调价,实行首日有人欢喜有人愁,听听专家如何看待 /2582.html Fri, 12 Jul 2019 06:37:00 +0000 /2582.html 对于不少非车主朋友来说,出行的方式除了地铁以外应该就是打车了。至于打车的方式首选应该就是网约车了吧,滴滴作为全网最大的网约车平台也已普及与大众的生活,毕竟你能看到相关主要的信息(距离路程,司机资料,车型,用户反馈等等),比起随缘上车的的士来说,打车会更加高效,安全系数也相对较高。虽说滴滴打车的用户基数庞大,但是顺风车出了安全事故后,滴滴关闭了顺风车业务,对于收入还是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滴滴正式宣布调价,实行首日有欢喜有人愁,听听专家如何看待

所以在经历了几次价格变动后,滴滴官方不得不宣布实行调价,北京作为首都当仁不让成为了首个实施的城市。首先提高早晚高峰期以及夜间时段的起步价,起步价从13元涨到了14元。其次早高峰的里程费大概为0.8元每公里,而晚高峰则达到了2.15元每公里,比起之前的1.6元每公里,上涨幅度还是非常大的。最后对于路程较长的订单,由之前的20公里收费变成了15公里就会收费,而且超过了40公里,每公里会加收1.4元的长途费。

滴滴正式宣布调价,实行首日有欢喜有人愁,听听专家如何看待

经过首日的实行,据快车司机张师傅表示,他觉得调价以后,夜间上班更好挣钱,打算从白班转夜班。而市民赵女士她也表示她上午11点用滴滴叫车,虽然不用排队,不过车辆也需要从好几公里外过来。也一些网友表示,晚高峰叫车难情况仍存在。

滴滴正式宣布调价,实行首日有欢喜有人愁,听听专家如何看待

对于这次调价,小编认为还是可以理解的,理由有三点:(1)网约车业务日渐火爆,各平台都想来分一杯羹,竞争压力也是越来越大,像滴滴规模如此大的平台如果资金链一旦断了很可能一蹶不振。(2)因为之前有出过安全事故,滴滴势必会更加重视,对于司机以及车辆的筛选肯定更加严格,门槛比以前更高,安全系数也自然更高。至于调价的话,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待的话,可以理解为花钱买平安会不会心里好受一些?(3)之前也有滴滴司机抗议过收益太少之类的问题,此次调价想必能在收入方面给他们一个较好的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