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能源汽车出现了持续的下滑。特别是,一些老牌自主车企,不仅销量面临着持续下滑的窘境;而且,就是在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标方面,也显得举步维艰,这不能不说,老车企在适应新制造环境方面,确实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麻烦。
以长安汽车为例,今年的新能源汽车销售目标定的是7.65万辆,到现在才实现了36.6%,更让人感觉到不解的是,长安汽车现有的四款新能源车型,只有逸动EV460在销售!而另外三款车型逸动ET、奔奔EV360以及CS5EV400,均处在停售的状态!这就使长安汽车的下滑趋势越来越明显!
可能是由于长安汽车传统车型的销售,曾一度跃居国内自主企业的老大地位,所以下滑起来也就异常的突出!现在,长安的传统车下滑且不说;新能源汽车制造也出现了问题,这不仅很难与老总们趾高气扬的发声难以吻合;甚至与自身作为自主车领头羊企业的地位更难相称,这确实是值得反思的问题。按理说,车市大盘的下滑,如果企业自身的下滑不超出整体比例太多,均属于起伏的正常现象;但如果其下滑出现了整体比率的倍数、甚至更多的话,那只能说明企业在应对新变化的方面明显的不适应。所以,长安汽车在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两条线上出现问题,只能说明企业自身的问题越来越大!
企业高调为何在现实屡屡受挫
这些年,长安汽车的下滑,可谓是最为明显的。如果不是企业过去的销量风光无限,恐怕也不会出现如此下滑明显的窘境!其原因就在于,企业面对新制造与新变化,跟不上行情的发展;更在于企业高调的发声,容易造成知己不知彼的盲目自信,从而使战略到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不以自身意志为转移的诸多问题!这就使长安汽车在燃油车与新能源两条战线上,都出现了难以为继的现象。
从长安汽车推出的大战略来讲,可谓是老牌车企中最高调的。甚至,企业老总不断的发声,也让人们看到企业大哥大范儿。如老总曾高调的认为,新势力造车有90%以上会倒闭、纵然就是现在的执行老总,也谈到了一半以上的新势力造车会有危险……,这样一来,不仅使自身处于明处、还容易有五十步笑百步之嫌!而且其市场对企业的要求,就变的越来越高、越来越苛刻。反观企业,除了高调的制定战略、高调的与其他新技术企业横向联合以外,几乎并未将专注度放在新车的纵向技术发展与技术创新上,这就很容易出现了企业新车型在市场遇冷的尴尬。
就拿企业一直标榜的横向联合来看,已经联合了许多家新技术企业,这样的联合尽管不可或缺,但从制造规律来讲,横向联合与纵向联合是两回事,往往纵向联合的越多,证明企业的制造越深入与细化程度越高;反之,横向联合,只能是更多的付出成本与稀释利润。而长安汽车,明摆着横向联合的企业过多过密,以至于容易造成企业在具体制造上有“不务正业”的感觉!按理说与一两家新科技企业合作应足矣,如果把战线拉得过长,只会使企业的制造精力越来越分散,自然也就造成了新车不新的结果!
应对新能源汽车为何企业难以为继
在新能源汽车制造方面,由于有了北汽与比亚迪这两个标杆的存在,很容易使一些企业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这不仅是因为,上述两家车企的新能源汽车,不仅在制造上已形成很好的体系;而且就是在大盘不断下滑的时候,也由于企业更加重视品牌的设计与技术,从而使产品出现了逆势上扬的效果。反观长安汽车,在新能源汽车的制造上,并不比其它企业晚,但就是在品牌设计与技术上的明显的表现出保守,以至于长安的新能源汽车,很难在市场表现出独当一面的竞争力!到现在,长安新能源汽车四个车型仅有一个在销售,这不能不说,企业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已经处于明显落后的状态!
纠其原因就在于,企业在出现燃油车下滑的同时,不仅没有很好地抓住新能源汽车突破这根稻草,反而将精力更多的用在看得见摸不着的自动驾驶等方面,虽然新技术掌握了一大堆,但是否适合国情需要,到今天来看还是难有定论。所以,这个时候,长安汽车除了发声上尚有老大的范儿以外,几乎很难说明企业适应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环境!而企业的战略定位,又是难以想象的高调,如2020年实现销售35万辆新能源汽车…;2025年销售116万辆新能源汽车以及全面停售传统燃油车……,这些自然就成了企业更难实现的目标!所以,企业出现的销量下滑,已不再是技术与品质的问题、更多的属于“算计不到就受穷”问题,这或许才是企业最需要反思的!
客观地讲,现在长安汽车新能源销售上出现问题,很大程度上与战略的执行与衔接有关系!按理说,向逸动、奔奔,CS系列等车型,在传统制造中已经夯实了一定的基础;而且,也在影响力上不输给任何自主车型,但转化到电动车领域,却呈现出一定难以为继的老态,这不能不说,是企业在解决纯电动车技术上,并未进行精准与具有竞争力的投入!这样一来,其产品在市场上问题不断,也就自然而然了。为此,企业只能收回拳头、低调高效地去应对现实的变化,这才是比什么都更重要的……!